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 主页-新闻中心-行业新闻-农村污水处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公司资讯 行业新闻 技术资讯

农村污水处理未来的发展方向

发布时间:2020-03-19 09:25:44     浏览: 134 次    来源:泓润科技
         污水处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任务,也是流域及区域水环境改善的关键。近日,水务局出台《村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一步规范村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标,推动提高全市村庄生活污水处理水平。
  《指南》包括概述、污水排放要求、污水收集模式与类型、污水处理模式与工艺、污水处理单元与设施、污泥处理和处置、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运维与监管等8方面内容,对全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监管等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
  《指南》指出,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要坚持“资源利用、接管优先、因地制宜”的原则,优先考虑资源化利用,优先考虑接管处理,因村制宜选择治理模式。村庄污水治理规划与镇村建设布局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保护规划、县(市)区水污染防治规划、防洪排涝规划等相结合、相融合。以水环境功能要求为依据,坚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南水北调东线、地表水功能区、生态红线区域等水环境敏感区严格治理,将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水环境容量范围内,减轻水环境污染,保护水生态环境,坚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结合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坚持规模较大村庄优先,突出镇村布局优化确定的规划发展村庄和撤并乡镇集镇区所在地村庄的生活污水治理。树立生态低碳理念,结合农田灌溉回用、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景观建设,注重水资源和氮磷资源的循环利用,将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堤岸净化紧密衔接。有条件的地区和村庄,鼓励探索粪便污水和其他生活污水分类收集处理,强化生活污水源头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指南》要求,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模式的选择应结合地理区位、地势地貌、村庄形态、环境容量、设施情况、尾水利用、经济水平等因素,实行一村一规划、一村一方案,提高可行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规划发展村庄(重点村、特色村)和撤并乡镇集镇所在地村庄,按照“能集中则集中、宜分散则分散”的原则推进生活污水处理有效治理。对于城镇周边和邻近城镇污水管网且符合高程接入要求的规划发展村庄,优先考虑接管处理模式,将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后接入城镇污水管网;对于不具备接管条件、居住相对集中且排放要求较高的规划发展村庄,宜采取相对集中处理的模式,将一定范围内的农户生活污水统计收集后,利用适宜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对居住相对分散或管网铺设难度较大的规划发展村庄,采用分散处理的模式,就地就近对单户或多户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后,通过分散式的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 相关文章推荐
  • 成都工业污水处理费标准
  • 动物园区污水处理设备技术方案
  • 饮料厂污水处理技术原理
  •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工艺优势
  • 不需要添加药剂的污水处理设备
  • 污水处理设备包含哪些系统
  • 四川大型污水处理厂采用哪种技术?
  • 活性污泥处理技术和生物膜污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
  • 景区污水生物膜处理技术的优缺点
  •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在未来的使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