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污水中有许多比重大于1的悬浮物、大颗粒、易沉降的悬浮物都可以用自然沉降、离心等办法去除。但比重小于1的、肉眼无法看到的悬浮物颗粒则很难自然沉降,如胶体颗粒它在水中非常稳定,沉降速度极慢。
胶体颗粒沉降慢的原因:
1、胶体粒子都带有负电荷,由于同性相斥可以阻止胶体颗粒间的接触,不能被互相粘合而悬浮于水中。
2、胶体粒子表面还有一层分子紧紧地包围着,这层水化层也可以阻碍和隔绝胶体颗粒之间的接触,不能被互相粘合而悬浮于水中。
胶体颗粒沉淀方法:
1、凝聚法:
凝聚法在污水中投加带正离子的混凝药剂,大量正离子在胶体粒子之间的存在以消除胶体粒子之间的静电排斥,从而使微粒聚结,这种通过投加正离子电解质的方法,使得胶体微粒相互聚结的过程称为凝聚。常用的凝聚剂有硫酸铝、硫酸亚铁、明矾、氯化铁等。
2、絮凝法:
絮凝法是在污水中加入高分子混凝药剂,高分子混凝药剂溶解后,会形成高分子聚合物。这种高聚物的结构是线型结构,线的一端拉着一个微小粒子,另一端拉着另一个微小粒子,在相距较远的两个粒子之间起着粘结架桥的作用,使胶体微粒逐渐变大,最终构成大颗粒的絮凝体,加速胶体颗粒的沉降。常用的絮聚剂有聚丙烯酰胺、聚铁等。
3.混凝法:
凝聚法与絮凝法相结合使用的过程被称为混凝过程。混凝法经常在在实验或工程上被应用,比如先在水中投加硫酸亚铁等药剂,消除胶体粒子之间的静电排斥,然后再投加聚丙烯酰胺,使得微粒逐渐变大,形成肉眼可见的矾花,最后产生沉降。